湖南新基建人才發展需要順應五大趨勢
瀏覽: 發布日期:2023-08-10
建筑業是湖南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之一。2022年,全省建筑業總產值1.45萬億元,居全國第9;增加值4175億元,占全省GDP比重的8.58%;上繳稅收379.2億元,占全口徑稅收比重的8.2%。近五年全省建筑業年均吸納就業人數超過200萬。
《2021年中國大學生就業報告》(就業藍皮書)顯示,建筑業是就業最多的兩個行業類之一,占本科生的9.0%、高職生的11.4%。國家“新基建”戰略實施加快,我省與全國一樣,建筑業人才需求和培養的規模大,其工程技術和管理人才需求發生巨大變化,新基建人才需求穩步增長。這對相關高校和企業建筑業人才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也帶來了新的機遇。湖南新基建人才發展需要順應五大趨勢。
趨勢一:傳統建筑類企業發展新基建業務,需要向資金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轉型,在經營理念、技術能力和經營模式等方面升級,核心是人才。新基建發展迅速,美國市場研究公司Grand View Research預測,到2030年,全球5G基礎設施市場規模預計達到958.8億美元,2022年到2030年的復合年增長率(CAGR)為34.2%。新基建與傳統基建的內容大為不同,第十三屆國際基礎設施投資與建設高峰論壇(中國澳門)相關報告指出,新基建則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連續空間的局限,土建的平均占比不超過20%。當前,全球正處第四次工業革命,建筑業比前幾次工業革命中注重資產投入不同,這一次競爭更注重的是人才的比拼。湖南新基建應抓住我們自身理工科人才優勢機遇,我國工科畢業生總量超過世界工科畢業生總數的1/3,約為美國的9倍多。
趨勢二:誰擁有新基建核心人才就擁有新基建未來,加快引進和培育核心人才,建設新基建復合型人才隊伍、創新團隊和跨學科創新平臺勢在必行,且尤為迫切。足夠的核心技術人才成為新基建成功的關鍵要素,但當前的建筑業一方面新基建核心人才嚴重缺乏,另一方面傳統基建人才過于充裕。相比歐美國家,我國仍然缺乏人工智能領域的中高端人才,中國人工智能高端人才只相當于美國的20%。2025年,我國人工智能人才的缺口將超過1000萬。智聯招聘《2020年新基建產業人才發展報告》指出,我國新基建核心技術人才缺口長期存在,年底將達417萬。近些年,一些高校甚至是名校出現建筑類專業報考人數和錄取分數雙下降的現象,實際反映出的是建筑業傳統人才與新基建人才需求的明顯差異。
趨勢三:新基建、新場景、新賽道、新物種、新業態層出不窮,迭代發展,企業將以新需求為導向、新技術為動力、新人才為根本,作出和實施新基建新人才建設的戰略選擇。美國稱霸互聯網新基建,互聯網行業價值2.1萬億美元,占其GDP的10.1%;成為其第四行業;擁有蘋果、Google、微軟、亞馬遜等互聯網產業基礎架構性世界級企業。如是,金融研究院(ID:RuShiYanJiu)2021年報告,分析七大新基建產業鏈的500家企業的結論:未來十年是中美競賽的最后一個彎道,以新基建為基礎的數字經濟是換道超車的絕佳武器。七大新基建產業分為兩類,第一類是特高壓、充電樁、城際高鐵和軌道交通,借助新技術對傳統基礎設施網絡進行升級,主要由大型國有企業唱主角。第二類是5G、人工智能、大數據和工業互聯網,是數字經濟基礎設施,在數字化方向上的技術創新及產業融合,民營企業參與較深。中國新基建十大核心代表企業有三類,一是華為、阿里巴巴、騰訊等綜合巨頭;二是聯想、京東方、紫光股份等老牌強者;三是寧德時代、科大訊飛、匯川技術、四維圖新等垂直新銳。
趨勢四:新基建成為各國人才、技術的競爭高地,新基建人才培養與各國人工智能競爭戰略內容高度契合,國家層面政策性規劃、統籌、支持至關重要。美國的《國家人工智能研發戰略計劃》《維護美國人工智能領導力的行政命令》《未來20年美國人工智能》等,旨在實施維護美國領導地位的人工智能人才培養戰略。英國的《英國人工智能發展的計劃、能力和志向》《人工智能行業新政》《在英國發展人工智能》等,意在培養未來行業發展多層次人工智能人才隊伍。加拿大的《泛加拿大人工智能戰略》,計劃培養、保留和吸引世界人工智能人才。日本的《人工智能技術戰略》《人工智能戰略2019》等,謀求建立素養、應用基礎、專家等類型的多層級人才培育體系。中國2017以來也相繼出臺《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促進新一代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高等學校人工智能創新行動計劃》,《關于“雙一流”建設高校促進學科融合 加快人工智能領域研究生培養》《關于促進建筑業持續健康發展的意見》《關于推動智能建造與建筑工業化協同發展的指導意見》等。
趨勢五:新基建需求引導,新基建技術驅動基建人才培養多元化融合發展,行業協會、代表性企業將成為新基建人才培養產學研多元融合發展和治理的重要平臺。新基建引發建筑人才培養“四新”(新場景、新賽道、新業態、新物種)變革,出現智能建造、建筑智能運營、智能建造裝備制造、智能建造關聯服務等領域;智能建造師、BIM信息工程師、AI機電工程師、智能規劃師、智能設計師、智能造價師、智能咨詢師等規格的人才。中國建筑學會成立了數字建造學術委員會;中國職業教育學會成立智能建造專業委員會,實施1+X智能建造設計與集成應用職業技能等級證書認定;截至2022年,94所高校開設智能建造專業,66所高職院開設智能建造技術專業。國內的廣聯達企業已經為上萬家企業、高校等培養BIM人才,賦能眾多BIM建筑場景應用,盡管建筑行業全球排名前三的軟件巨頭都在美國,但廣聯達也成為全球排名第四,造價領域全球第一,工程造價、數字施工這兩塊業務基本上占到公司收入90%的新基建上市企業。(來源:湖南日報)
博悅佳軟瓷咨詢熱線:400-013-9278 / 18071719278(施先生)。